中华田园犬/土狗Canis lupus familiaris别 名:黄狗、大黄狗、土狗、柴狗 分 布:中国各地,亚洲周边 原 产:中国 体 型:中型犬 身 高:40-55cm 体 重:15-35kg 寿 命:12-20年,甚至更长 参考价格:100-300
|
|||||||||||||||
|
中华田园犬,拉丁学名:Canis lupus familiaris,大家可能更习惯叫它“土狗”,在我国北方地区还有叫它“柴狗”的,它的外形和早期的狼十分接近,嘴短且额头平坦。
中华田园犬/土狗的发展起源
秦始皇一统中原时有个典故:秦朝丞相李斯临刑哀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 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2] ;苏东坡词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里的“黄”指的就是这种用于行猎的田园犬。在现代汉族民间人们称之为“土狗”,顾名思义就是本土本地区的狗;北方有的地方又叫“柴狗”,因为北方气候寒冷,狗一般都会窝在柴灶或柴堆旁;东方江浙沪地区则一般被称为“草狗”,这里的“草”就是“土”、本地产的意思。当地的农民家中都会养一两条这样的狗看家作伴。
中国土狗大多生存于中国农村、郊外,多为放养型且在原生犬种中占多数比例。部分学者认为中华田园犬与日本柴犬在遗传上的确存在联系,是同一犬类祖先在日本与中国分别培育出来的。[1] 现今绝大部分犬类的历史发源地都被证明是中国或者说的古代的中国。由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亚平带领的研究小组完成的论文《走出东亚南部:全世界家犬的起源历史》发表在《细胞研究》的最新研究称:包括吉娃娃、松狮、秘鲁无毛犬在内的全世界的家犬,都起源于中国南方等东亚南部地区,自灰狼进化而来。东亚南部地区的家犬的基因组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中华田园犬/土狗的适养人群
中华田园犬性格十分温顺,待人友善,基本上不会无缘无故主动发出攻击。忠诚度极高,适应能力强,同类之间可群居生活,饲养起来挺容易的,不过由于土狗从过去就是散养的状态,比较喜欢自由的饲养形式,主要生活在中国农村以及郊区,作为看家护卫犬饲养
中华田园犬/土狗的衡量标准
不同地区之间的中国土狗有大小、形态的差异,但它们都有共同的主要特点。有些地方差异是很大的,且其自由繁殖遗传不稳定,所以不同地方的土狗就产生许多地方特色。
下面是部分土狗的外貌特征:
头部:头部特征更加接近于其祖先狼的外貌,嘴尖,嘴短,额平。
耳 朵:耳位高,耳小且直立或半直立,半直立的耳朵是向头部正前方半下垂。(不同于其它一些犬种耳朵大且耳朵向头部两边全塌下去)
尾巴:尾巴向上翘起,特别在行走时会高高翘起,以金钱尾和镰刀尾为主。(明显不同于大多西洋犬种较直且下垂的尾部)
后腿:当站立静止时,后腿明显很平直并垂直于地面,踝关节弯曲不明显。(特别是与大多西洋犬种弯曲的后腿踝关节相比更是明显)毛:棕毛为主,毛质粗,容易保持干净。
颜色:黄、白、黑、杂色都有。
体形:身体匀称而紧凑;中等大小,身长与肩高比约成1:1,加上后腿平直并几乎垂直于地面使整个身体成正方形。
中华田园犬/土狗的喂养方法
中华田园犬的饮食习惯比较偏肉食,因此在日常饲喂过程中,主要补充足够的动物蛋白、肉食,当然,要考虑到营养的均衡,素食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狗狗才能正常的发育正常。
除了专门的狗饲料,还可以加点剩菜剩饭,给狗狗补一些营养。但是要记住变质的饭菜不可给狗吃,否则容易生病,得不偿失。
土狗有时候会出现吃草的行为,不用担心,通常它吃得不多,偶尔也吐掉,狗吃草不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清胃,主要因狗的肠胃结构独特。狗的胃很大,约占腹腔的2/3,而肠子却很短,约占腹腔的1/3,所以狗基本上是用胃来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容易消化肉类食物,不易消化像树叶、草等有“筋”的东西。虽然犬属于食肉动物,但生存艰难时犬可以依靠蔬菜和谷物这类食物活下去。
除了饮食上注意,生活方面也有布置周全,狗舍作为土狗的容身之地,一定要保持干燥,可以在里面最好铺一层消毒过的干草,草下面放点干净的沙子。对土狗的健康有好处,可减少寄生虫的滋生,预防犬类疾病的出现。
中华田园犬/土狗的鉴别挑选
触觉:用拇指和食指捏着幼犬前脚中趾之间的皮蹼,口中数着一至十的数字,同时手指相应逐渐增加力度;若幼犬在最初已剧烈挣扎,将来对头圈、束缚及训练过度敏感;而在最强力度方才挣扎的狗儿,则需要强硬的训练者。
听觉:把发声的器具先发出响亮声音再隐藏一角--通常是金属盖之类。一声响之后,幼犬多会惊怕失措,如果它没有反应的话,要立刻带它去兽医处验一下是否失聪犬只,若幼犬能迅速恢愎正常,并且能调查声音来源,那便是头栅敏优良的狗儿。心有馀悸,远辟声源的狗儿,可能是不适合嚣闹的家庭。
视觉:选一些布条在幼犬前面挥舞,信心十足的幼犬会静静研究那是什么;勇悍的会试图咬破它;至于怯懦的早已躲起来了。